1、铜板的金属工艺的处理。锻打的铜板应选择厚度在1.2mm以上的红铜板料。在锻打时要高温退火,在冷却之后开始锻锤。在每次锻高浮雕的时候,都要进行煅烧退火的处理,如此反复多次,才能使铜板浮雕锻锤到想要的高度,这样的处理能防止加工硬化断裂,也有利于进一步让铜板延展形变,达到浮雕锻锤的理想高度。
2、錾形工艺。先将创作好的图稿等比例复印,用乳胶固定在铜板上,然后再放到垫有特制胶板的地面上錾形。利用各种錾子依着画稿将线图准确地錾打在铜板上,再用橡皮锤、木锤、木拍等重新整平浮雕铜板。錾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,因为造型的准确与否,直接影响到下一道锻形工序。錾形后还要在特制胶板上錾出大起伏。
3、锻打的工艺。分为两种:画幅小的就直接在垫有塑型膏的案台上捶打。画幅大的要将其吊起,起吊之前将铜板的四周用方钢焊宽架,其目的是让铜板在捶打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卷曲和变形,减少后续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。将浮雕铜板吊装起,下端要固定好,使画幅与地面保持垂直。
由两人隔着浮雕铜板敲打,称为“对打”。要让画面的图像形体准确,称为“抅活”,同时还要让画面的图在对打的过程中高起,这称为“起活”,这是一个相互交替的过程,何时“抅活”,何时“起活”,完全凭工匠对图像的感觉,是两人默契的结果。每次“起活”都要用乙炔高温加热,使其软化,冷却再锤击锻打。
4、整形工艺。将锻打好的浮雕进行整体造型的精细化的修正,使图像精细完美,也可以用塑像膏将图形的负面灌实,再用小的錾子敲打浮雕的细部造型,逐步深入细节刻画从整体到局部,再由局部到整体,不断调整浮雕的主次关系和形体结构,使其线性挺拔有力、结构清晰、轮廓形象惟妙惟肖。
5、打磨和抛光的工艺。经过整形之后的锻铜浮雕,可能在制作过程中会留下焊点和毛刺等瑕疵,因此就要对浮雕进行打磨和抛光。对浮雕打磨,先粗磨,用角磨机磨掉焊点和边缘的毛刺以及表面不太平整的地方,然后再用各种锉刀和纱布打磨。打磨之后,再用抛光机进一步去除浮雕高起的面上所有的工作痕迹,让浮雕高起的表面光洁、精美。
6、锻铜浮雕表面着色和保护工艺。铜板表面着色和保护的处理工艺十分复杂和多样,着色的方法一般可分为涂装色、化学着色、电解着色、化学镀及电镀着色、热处理着色和鎏金、贴金等。铜板浮雕作品的表面处理方式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样式来选择。